2020-10-09 來源:信鋼學校 作者:金嘉琪 孔祥琪 劉夢潔 劉陳希 韓佩彤 石蕓 王家琪 闕家鈺
正是谷穗飽滿顆粒歸倉的金秋十月,2020年10月5日,平橋區(qū)信鋼學校兩個學生社團——“喇叭花”小記者社團、“金聲玉音”演講朗誦社團,利用國慶假期時間,在指導老師吳恒海和劉娟老師帶領下,用一天時間,先后在美麗鄉(xiāng)村明港鎮(zhèn)新集村和蘭店管理區(qū)王寨村組織開展了以“知家鄉(xiāng)、寫家鄉(xiāng)、愛家鄉(xiāng)”為主題的綜合實踐采風活動。
在村史館,社員們凝神觀看,認真傾聽指導老師的講解,工整細致地做著筆記。
出了集文閣就是拙匠書院。“拙匠”二字取“致敬拙心、堅守匠心、不忘初心”之意,書院設計簡約雅致、大方立體,擺放的掛件樸拙中顯匠心,極好的詮釋了“拙匠”之意——大巧若拙,匠心獨具。
與拙匠書院的擺設古樸淡雅風格迥異的是,院內一泓清泉,青葉點點,紅鯉嬉戲,一束紅葉耀眼奪目,恰到好處地調劑了社員們的心境。
走出書院,社員們以“一”字形沿平坦的鄉(xiāng)村柏油馬路向北緩緩行走,來到了“二十四節(jié)氣文化長廊”。
在老師的細致講解下,社員們一一了解到這些石器工具在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當中的廣泛用途和使用原理,知道了水稻變成大米去殼過程的艱難,麥子怎么變成了面粉和白饃,水磨豆腐制作工藝的奧秘,“千張”和“豆筋”的區(qū)別,豆?jié){和豆腐腦的來源,舊時代農民生活的艱辛和現代科技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也更加堅定了大家不斷學習文化,努力掌握科技知識的信念。
新集活動結束后,社員們乘車來到蘭店管理區(qū)王寨村。
在王寨村“山水茶舍”,當地的兩個小姐姐給社員們演示了茶藝,并細致地講解了茶道,泡茶的方式,禮儀,大家聚精會神邊聽邊品清香的紅茶,深切地感受到中國茶文化的源遠流長。
|